来源:
阅读:
设计艺术学院位于象山校区学院历史可追溯至国立艺术院的图案系,上世纪50年代全国系科调整时,迁系至北京组建中央工艺美院;1958 年重新建立工艺美术系。1986年由工艺系分出环境艺术系。1996年由工艺系分化为视觉传达系、染织与服装系和工业设计与陶艺系2003年成立设计艺术学院。
该院以美院特有的人文精神为主轴,以多元高端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综合传统工艺与高科技结合为手段以实现传统文化资源向时尚原创设计转型为旨归,以培养国际化背景下的市场创业型高端设计人才为目标。
该院拥有染织与服装设计研究院和工业设计研究院两个高端研究机构,在设计历史与理论 研究、设计艺术实践与方法研究、设计色彩与城市规划研究等 领域达到国内国际水平。该院下设平面设计系、染织与服装设计系、工业设计系、综合设计系、设计艺术学系。
二、系科设置
1、平面设计系
1.1 本系简介
平面设计系的历史可追朔至1928年国立艺专建院时的图案系,期间几经更改系名,于2007年始正式更名为平面设计系。
平面设计系的学科基础立足于视觉传达设计,是人们为达到某种目的(如信息传递、影响、促销、表达)而进行的、有计划的、讲究效果的合计图像生成和交流活动,即对设计图像及其传递方式的设计。它是集艺术、科学技术为一体的边缘性学科。
目前,本系拥有四个专业方向的工作室,分别是:平面设计工作室、品牌设计工作室、多维设计工作室和出版物设计工作室。这四个工作室方向基本涵盖了本专业的社会职能涵盖,所有工作室可以按照社会对本专业的需求变化而每年有机更新的学科外沿。
系内所有的课程结构完整而紧密,人才培养方向明确直接。基础课程包括图形语言、字体、插图、编排、商业摄影、印刷技术等,专业设计课程包括企业形象设计、海报设计、包装设计、广告策划与设计、品牌展示设计、出版物设计、多维传播、方案呈现等课程。
本系所培养的本科毕业生能胜任广告业、传播与出版业、高等教育或继续深造等各类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角色。
平面设计系目前也是设计艺术学院师生总数最大的系部。每学年除日常教学外,还连续十二年,师生共同参与举办华语区最影响力的大学生平面设计盛事之一——“白金创意大学生平面设计竞赛”。本系同时还是国际著名平面设计盛典——“中国国际海报双年展CIPB”的主办单位,至今已经跨越十年,成功举办了五届。积累了巨大的学科交流资源和专业核心技术。
本系同时还拥有丰富的教学资源,在本科全部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经历必修课程、专业拓展训练、各类自由报名工作坊、院校之间交流互动教学和大量的校外专家讲座。同时,本系教师一直有鼓励和帮助学生参加有价值专业赛事的传统。本系学生每年在世界范围内大量斩获各类专业奖项。部分优秀学生甚至在毕业前已经在国内行业内已崭露头角。
平面设计系全体师生一直期望和与本学科投缘并拥有热情、兴趣和信仰的年轻学子同行,志同道合,切磋前行,共同在这个发展中的学科中拥有自己的专业话语权。
1.2 专业设置
本科专业设置
平面设计系实行通识专业课与工作室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下设4个工作室方向,分别是:平面设计工作室、出版物设计工作室、多维设计工作室、品牌设计工作室。
通识专业课教学:
在进入各工作室之前,学生用3个学期在本系研习通识专业课,分别为:设计概论、图形语言、字体设计、设计编排、插图、摄影、标志设计、印刷技术与专业电脑、包装设计、海报设计、书籍设计、企业形象设计等。
工作室教学:
(1)平面设计工作室
主要必修课程:纸制品与品牌、摄影与设计载体、视觉形象与空间、设计方法研究、设计工作坊、专题设计(一)(二)、毕业实践、毕业设计、毕业论文。
工作目标:以平面设计实践研究为主要方向,研究平面设计的当代社会意义和责任,提升平面设计的社会感召力和人文主义情怀。培养学生设计创新能力,把学生培养成懂设计、编辑、印刷、市场的综合型高端平面设计师。
(2)多维设计工作室
主要必修课程:方案呈现、调研方法、多维策划与策略、多维传播(一)(二)(三)、毕业实践、毕业设计、毕业论文。
工作目标:以多媒体设计为主要工作方向,结合平面设计基本研究规律。将多维媒介的边缘拓展作为研究重要内容,为社会培养专业的跨媒介平面设计人才的同时,积极探索本学科的外延伸展。
(3)品牌设计工作室
主要必修课程:品牌推广设计、视听互动媒体广告、设计营商工作坊、广告策划与设计、品牌展示设计、毕业实践、毕业设计、毕业论文。
工作目标:以品牌推广为主要工作方向,在传统平面设计学科的基础上,加强对品牌营销的研究,关注视觉传达对品牌营销的影响,为社会培养专业的广告策划、形象设计、品牌推广的专门人才。
(4)出版物设计工作室
主要必修课程:出版物基础(一) (二) (三)、出版物设计(一)(二)(三)、毕业实践、毕业设计、毕业论文。
工作目标:以出版物设计研究为主要工作方向,把出版物设计作为一门立体的、多维的、多元素的系统工程,是当代社会与学术领域中的一项交叉的学科门类的课程来教学,为社会培养出版社、报社、设计院校、印刷企业的图书策划编辑、美术编辑、书籍设计、插图创作等方面工作的合格的专门人才。
此外,我系已有印刷成型实验室及拟筹建增强视觉实验室项目,能够充分保证大部分工作室的教学与科研实验需求。工作室之间的教学资源调配,由系办公室统一划分,课程教学的确定,由工作室负责老师制订后,交我系全体教师会议通过后执行。授课过程中积极开展听课机制,做到合理监督。
2、染织与服装设计系
2.1本系简介:
染织与服装设计系于1996年正式建系,是全国高等院校中最早开办染织与服装设计专业本科和硕士教育的院系之一。1928年我院创建的图案系为本学科方向发展之始,雷圭元、陈之佛等先师对于本学科建设有拓荒之功。上世纪80年代确立服装设计研究方向,并迅速发展成为我国早期少数几个培养服装研究生的学科方向之一。
染织服装设计系坚持“学术研究”和“创造实践”的双重定位,相继建成约1200平方米的服装结构、缝纫、针织、梭织、手绘、扎蜡染、编织、数码喷绘、精雕、STOLL等实验工作室。同时,尤重市场拓展与国际间合作,不仅与多家国内知名企业联手打造了省级研究生创新实验基地,同时着眼国际设计教育格局,引入国际师资团队,与国际知名企业团队开展设计项目合作,为教学提供一流的研究平台。
2.2专业设置
染织设计专业注重传统手工艺和现代高科技的结合,以材料创意和工艺创新为导向。本专业关注技术、环境、经济和人之间的关系,从多学科的研究领域中考量纺织品设计中的艺术、工艺、技术和产业的互动,培养染织艺术、纹样设计、服装面料设计等高级染织应用人才和染织创意人才,可以从事纺织品的色彩设计、纺织品开发和造型、纺织品管理和营销、咨询和评估、教学和研究等工作。本专业还指向中国室内软装饰行业,以人居文化、时尚文化为理论指导,营造生活方式为命题,以纺织品与空间关系为载体,培养指向纺织纹样设计、织物设计、室内饰品设计、室内陈列设计、室内纺织品设计等高级复合型的人才。
服装设计专业的课程立足市场体系的研究与细分,通过层层递进的“金字塔型”教学链模式,注重本土性与国际化的综合课程体系设置,强调艺术创意与观念创新。通过设计理性逻辑思考与设计实践的多维多元互动教学,培养具有宽视野、活性与系统思维的创业型、复合型服装设计人才。服装设计面对瞬息万变的服装消费市场,立足于市场体系研究与细分,注重设计基础训练的想象力,强调成衣设计品牌的逻辑性,注重设计师品牌的个性化创造。通过设计、版型、工艺、营销与展示等多维链接,构建继承、创新与发展多元的价值体系模式,积极应对社会对服装设计多元人才培养的需求。自2005年以来形成了多维多元的服装设计教学模式研究,获得浙江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在全国服装设计教学领域具有示范意义。
3、工业设计系
3.1 本系简介
工业设计专业最早设立于1993年。该系坚持“用户为中心”与“可持续发展”的艺术设计科学的双核心理念,以人文责任面向后工业与中国国情,立足于传统造物思想的传承与活化、现代科技的集成与转化的两个基本点,明确本土化与前沿性的学科建设与发展方向,以此形成学科的专业研究特色。
该系教学通过两段式教学制、工作室辅导制、实践实验课程训练、国际workshop等、宽口径课程设置等手段,以感性认知与科学实验互动为方式,以社会服务与教学实践共生为宗旨,来展开整个教学实践过程。目的在于加强学生专业素质培养,提高学术的人品、艺品和技品,打造具有国际视野的复合型、创新型设计人才。
3.2 专业设置
该系专业设置横跨文、理、工三大学科门类,确立了居住产品设计、休闲产品设计、交互产品设计、移动产品设计四个研究方向,以溯源包豪斯与现代设计、活化传统文化与营造本土设计、转化前沿科学技术、集成先进设计技术为重点的横向共性研究,以各方向专业领域中的学术高点与新点为纵向专业研究,建构本学科研究体系基本框架。
主要课程:
A.专业共同基础课程
机械制图、专业绘画、材料与技术(木)材料与技术(金)、材料与技术(树脂)、综合构造、计算机辅助设计(CAD)、产品设计1(程序与方法)、产品设计2(整合性设计)、产品设计3 (系统化设计)、快题设计(workshop)、人机工程学、设计心理学、工业设计史。
4、综合设计系
4.1 专业简介
综合设计学科强调人文关怀与整体设计的思路,立足本土、面向国际。以综合性系统设计为主体,系统了解社会与人文、材料与工艺、功能与科技、环境与生态等学科广泛知识,以实现解决先现当代社会的多种需求;以系统设计思维为指导,不断深化跨学科、跨专业系统为中心的学习研究过程;以设计市场为依托,系统掌握系统设计的策略性、针对性、实效性,以解决实际问题多样化的要求;以学科开放为理念,自觉培养跨学科协作精神;以实现跨学科综合素质培养为目标,坚持对本土文化的传承与现代科技的有机结合的研究,全力打造跨学科、跨领域综合多元的具有设计东方学精神的设计平台。综合设计系涵盖若干专业的学科特点,又独立承担针对复杂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边缘学科的研究与教学任务。在我国设计教育领域中为首创。下设综合设计、会展设计和色彩设计三个专业方向。
4.2专业设置
师资概况:现有教师12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3人。
综合设计主要课程: 形态语言、小型课题、专题区域规划设计、实验概念设计、创意实践设计。
会展设计主要课程: 会展视觉空间、展示新媒体设计、会展设计管理、会展策划与创意设计、专题会展设计。
色彩设计主要课程: 色彩语言、色彩小型专题设计、色彩调研法、色彩材料与空间形态、 色彩主题概念设计。
5、设计艺术学系
5.1本系简介
设计艺术系正式成立于2005年11月,是遵循中国美术学院办学宗旨,经多年酝酿和适应当代中国设计学科发展需要而设立的,相对比较年轻的教学单位。主要培养懂设计、通理论、重创意、适应工作能力强的高级专门人才。现有艺术设计专业1个,包含设计历史与理论、文化遗产学、设计管理学,共3个主要专业方向。3个专业方向均以设计理论教学为本,兼及设计实践和应用教学。迄今已招收7届本科生,9届研究生。专业教师6人,均为博士或博士在读。
设计艺术学系以建构“设计史学新框架”和“设计研究方法论体系”为己任,强调教学与研究互为促进,同时不断关注设计史论前沿命题,并长期致力于相关的研究和探索。设计艺术学系自成立7年来,已经在人才培养和教学、科研方面形成鲜明的特色,且取得了可喜的业绩。
在特色办学和人才培养方面,创建了以3分实践7分史论为总课时比例的复合型设计史论人才培养机制,取得了骄人的办学业绩:不仅毕业生就业前景好,而适应社会工作的能力尤强,不少毕业生已经在设计界崭露头角。
在教学科研建设方面,坚持以“实证·探索·应用”为准则,强调实验历史学、强调从过去看未来、强调设计生态观,倡导务实求真作风。在职教师先后主持或参与成功申报的国家和省部、市级课题30余项,发表论文(含报刊文章)达200多篇,出版著作(含主编)近40种,获省、厅局级科研和论文奖项9个。
设计艺术系自2012年起,与中国美术学院人文艺术学院共建美术与设计史论基础部,并一起负责该基础部的教学管理工作。
5.2 专业设置
师资概况:现有专业教师7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1人
设计艺术学系现有艺术设计专业1个,包含设计历史与理论、文化遗产学、设计管理学,共3个主要专业方向。